爱吧机器人网 » 专题 > 应用 > 正文

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成立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人机大战”明年开战

AI
 
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就可掌握国际顶尖专家水平。您的核磁、CT影像甚至临床诊断都将由这套神经系统“人工智能”来完成,为您提出最佳的治疗和预后方案,这样的想法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
 
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12月22日,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北京天坛医院挂牌成立。
 
成立仪式上,神经病学专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教授表示:“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对海量疾病信息的深度学习,不断提升疾病的诊断效率,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相当于一个高年资主任医师级别的水平。
 
王拥军
 
“通过临床症状的识别,影像的颜色改变、信号强度的变化,人工智能系统把自己系统中数据的处理和专家的经验进行比对,找到之间的契合点,这样通过1000-2000例病例的学习,人工智能系统就达到专家看病的基本思路和水平。
 
目前我们第一期的研究成果来看,人工智能系统在影像上能实现看核磁的能力,在诊断脑瘤方面,可以和我们医院神经影像中心主任高培毅达到99%的契合度。这个水平已经超过了医院所有年轻大夫,也超过全国所有神经放射科大夫。”

王拥军
 
基层医院:
 
接入AI技术=直接引进国际顶尖专家
 
神经细胞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神经系统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
 
但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复杂程度高、定位诊断难度大,并且我国很多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导致误诊率、漏诊率较高,诊断效率低下。
 
而人工智能应用在神经疾病预防、诊疗、预后和康复等阶段,都体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王拥军表示,通过这一技术,可以更好的弥补大医院专家和基层医生之间技术的不平衡。将我国神经影像、神经病理方面顶级专家的经验很快进行普及。
 
未来,基层医院接入该系统后,相当于直接引进了一名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专家,老百姓不用挤到大城市、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获取高品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此外,高效的处理方式也可为患者节省出读片的时间。现在患者做一个核磁,做完还需要花上1天的时间来等报告,而未来,只要把人工智能技术镶嵌在核磁机器上,患者做完核磁瞬间就可以出报告单。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还将展现出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比如神经病理切片人工智能判断,脑神经疾病病人的智能护理,依据病人医疗数据智能制定治疗方案,神经系统疾病的肢体及语言康复训练等。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人机大战”明年6月打响 
 
谁将赢得这场胜利? 
 
这样颠覆性的“技术革命”,目前进展如何?据王拥军介绍:
 
中心先期已开展了头部MRI、CT影像人工智能诊断产品的研发,是全球首款头部疾病(涵盖了脑肿瘤、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脑卒中等)MRI、CT影像人工智能诊断的整体应用产品。
 
经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六种人脑内最常见的脑部肿瘤诊断的学习,目前诊断率已达到99%。下一步会培训它来学习脑血管病,预计到春节前后,基本诊断也可以达到脑瘤的水平。
 
接下来,还会将它和临床治疗连在一起,通过学习专家为患者开出的处方和临床建议,培养TA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临床决策者,就能给基层医院配备很多天坛医院的“大专家”。
 
据介绍,这一技术将在明年6月底举办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正式推出。届时,天坛将组织来自全球的顶级专家,和全国所有神经科大夫,包括放射科、病理科大夫一起,进行一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人机大战”,以验证人工智能诊断的准确性。
 
“我相信机器会达到全国第一名的成绩。”王拥军预测。

王拥军在揭牌仪式
 
神器的人工智能 背后的“老师”是谁?
 
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背后,也有着庞大的数据库及样本量,作为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北京天坛医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新近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该院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均排名全国第一。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
 
医院每年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患者30万人次,开展手术10000余例,拥有全国最大的脑病组织样本库及血样样本库。
 
同时,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遍布全国的研究网络,达到了国际领先的科研水平,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和深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方面,通过引进全球领先的深度学习技术,保证了数据采集、识别、诊断均在医院快速完成,无须上传医疗数据,防止了病人隐私的泄露,杜绝了医院医疗数据流失的安全风险。


上一篇:7种常见的机器人焊接类型
下一篇:机器人砌墙精确到厘毫,一分钟一面墙让农民工看傻眼!
精选推荐
机器人灵巧手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机器人灵巧手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2018-01-25]  计算机科学教授兼东北地区助手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罗伯特·普拉特(Robert Platt)说:“机器人手操作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想象一下,一个机器人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用手去做事......

南加州大学机器人学家:机器人更适合粗暴的爱
南加州大学机器人学家:机器人更适合粗暴的爱

[2019-11-07]  图片来自JOHN MADERE GETTY IMAGES打是疼骂是爱,当人类粗暴的将物体从机器人手中敲掉,看似残忍,实际上却能帮助机器人找到最好的握持物 ...

深度神经网络揭示了大脑喜欢看什么
深度神经网络揭示了大脑喜欢看什么

[2019-11-06]  爱吧机器人网编者按:近日,《自然-神经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深度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生物大脑对视觉刺激所产 ...

谷歌大脑发布ROBEL基准 鼓励用低成本机器人训练AI系统
谷歌大脑发布ROBEL基准 鼓励用低成本机器人训练AI系统

[2019-10-11]  训练AI系统的机器人D& 39;Claw和D& 39;Kitty用于控制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系统,测量其性能所使用的基准通常仅限于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昂贵硬件, ...

2023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超过250亿美元
2023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超过250亿美元

[2017-09-04]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并在预测期内登记15% 的复合年增长率。短期中期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高 (ROI), 以及在教育和研究、临场感、防御、救援和安......

智能机器人困惑的时候知道该问什么问题
智能机器人困惑的时候知道该问什么问题

[2017-03-20]   照片:Nick Dentamaro 布朗大学 上周,我们提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即通过链接人的大脑来帮助机器人在他们将要犯错误的时 ...

揭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揭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2018-04-19]  达芬奇手术系统是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制造的机器人手术系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00年通过该标准,旨在利用微创手段 ...

科学家从蟑螂获得启发 教机器人更好地走路
科学家从蟑螂获得启发 教机器人更好地走路

[2017-12-11]  Weihmann指出:“我特别感到惊讶的是,动物运动稳定机制的变化与腿部协调的变化是一致的。昆虫的慢运行非常稳定,因为它的重心很低,三条腿总是以协调的方式运动。...

本周栏目热点

[2017-08-29]    8月25日,在日本木更津,狼型机器人超级怪兽狼站在稻田边,威慑可能危害庄稼的野生动物。当野生动物接近庄稼地,装有红外感应器的机器 ...

[2016-07-12]     昨天,记者从在津召开的全国第三届食管癌南北论坛上获悉,微创手术现已成为食管癌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超过六成的患者可接受包括达芬奇 ...

雾计算应用案例分析:无人机领域快递的应用

[2016-09-01]      导读: 无人机,是典型的物联网相关应用。传统的快递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人员开销,设备成本,安全问题。然而,无人机快递,却可以精 ...

以品质立足世界,纳斯达克大屏上的Airwheel平衡车

[2015-12-23]     摘要:12月15日,Airwheel在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广告屏上对旗下的产品以及所推崇的出行理念进行宣传投放。在12月12日亚马逊全线封禁 ...

揭秘!越来越多编辑部开始自动化办公,AI会取代编辑吗?

[2018-05-22]  有人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下一场工业革命,它们会比以往的工业革命——蒸汽、电、计算机更具颠覆性,因为它们不仅仅会取代常规,还会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