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技术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类为什么恐惧人工智能?

  “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吗?”科学家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现在有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电脑回答。语毕,一道电光闪过它的电源插头。从此,人类再也关不掉它了。
  ——这是在美国一档脱口秀节目上,斯蒂芬·霍金给大家讲的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一手创造的机器人,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甚至“终结者”。
  近几年,关于发展还是控制人工智能的“辩论”,在科技界不断升温,矛盾愈演愈烈。甚至,一批大腕“联名上书”提倡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这里不仅有斯蒂芬·霍金,还有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汽车公司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伊隆·马斯克等。
  无论基于怎样的行业发展考虑,也不管人类对人工智是否将采取控制措施,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人工智能发展到最后,到底会不会像大家所担心的那样,成为人类的“终结者”呢?如果预言真的成为现实,那又会是谁决定了人工智能走上这条不归路呢?
  人工智能PK人类智慧
  不管你有多少怀疑,有多么不愿意承认,在将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都有非常大的可能超越人类智慧。这我们可以从人脑与机器在“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 “硬件”:生理学上的脑容量
  据研究表明:人的聪明程度跟大脑容量息息相关。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迈克尔·麦克丹尼尔(Michael McDaniel)曾通过影像技术测量大脑,证明大脑越大或脑容量与体表面积的比例越高的人越聪明,当然,这当中必须排除个别因大脑变异或脑积水导致增大脑容量等特殊情况;而且这个结论适用于所有年龄和所有性别群体。我们且不论该说法是否百分之百精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人的脑容量即便再大,在发展的一定时期都存在一定限度内的峰值。
  在200万年前,人的脑容量大约为600毫升;到了早期直立人时期,人脑的脑容量达到了900毫升;而到了现如今,人类的脑容量可以达到1500毫升左右。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大脑的逐步增大,人类的聪明和智商呈跨跃式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给予足够长的时候,人类大脑的智慧增长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的。但是,基于目前的情况,囿固于当前的人类本身这个载体,却很难实现脑容量的无限大。
  而且,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人类大脑面对当下海量的数据信息已经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一方面,资讯的更新速度在以人类阅读能力的几何倍数级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在已经到来的物联网、大数据时代,已经难以招架海量的数据,更别说准确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中寻找所要的答案。这必然致使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显得越来越迷茫且焦虑。
  基于机器设备的人工智能则可以突破人类大脑的这个局限。从“硬件”容量来说,人工智能对信息数据的存储可以趋近于无穷大,当然这也是一种相对理想状态。而从记忆速度与提取效率来说,尤其在大数据的分析与测算基础上,人工智能对所存储信息的调取会越来越迅速,而且不存在“遗忘”一说。
  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单单从“硬件”方面来考虑,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比人类更聪明。
  二、“软件”:思维能力共享
  人脑除了具有信息的获取和存储能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所存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分析问题等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人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人脑“聪明”的真正考量标准。这也是很多人争议的焦点:人工智能真的会有类似于人类的思维吗?
  去年的今天,英国媒体刊登的署名安贾娜·阿胡贾的文章称,科学家已经发明出拥有思考能力的机器,可以与人类进行文本会话,其自然语言逻辑性之强,使得人类已无法分辨自己是与人类交谈还是与一个机器。而且,艾伦·图灵也曾提出,如果一台机器的“交流”能力足以让用户以为自己是在与一个真正的人互动,那么这台机器可以说是拥有思考能力。而已经有伪装成乌克兰少年的超级计算机通过了人工智能的图灵基准测试。
  异曲同工,我国的“百度大脑”已经拥有200亿个参数,构造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深度神经网络,已经具备了2~3岁孩子的智商。据介绍,百度的图像识别度已经达到了92%左右。而且根据摩尔定律,百度大脑再继续做十年、二十年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比人脑还要聪明。因为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人的智力越来越大程度地被电脑所模仿,而融入了人工智能的电脑不仅可以达到人脑的智力,还可以具备人脑的逻辑能力。
  人工智能,人类的“终结者”?
  今天,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越来越清晰地告诉人类: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即便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它就在未来的某一天等着我们。这从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与恐惧中,也可见一斑。
  去年年底,霍金在接过科幻作品接力棒的时候,就直接给出了一个警告: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比尔·盖茨再次提醒,“人工智能方向是对的,但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轻易进入未知的领域。”
  人工智能的发展,真的会导致人类的“终结”吗?这种恶的想象,是必然的吗?其实,我觉得人类关于人工智能发展控制的需求,与其说是对机器人强大后对人类“叛变”的焦虑,倒不如说是人类对于科技发展后,人类心理所潜在的“恶”的恐惧。人类纠结于有那么一天,机器人会反抗他们的“人类”造物主,以致用他们超越人类的能力将人类赶尽杀绝。而事实上这反映出的,只是人类对自身内心深处那一股“恶”的力量的不可控。
  早在1942年,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创造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在不违背第一和第二法则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基于此,人类与机器人之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正能量”关系。但是,这个追求“人机和谐、社会和谐”的三大定律,更确切地说,只是人类单方面的限令,希望以此让机器人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做人类的奴役。或者说,人类一方面希望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能够非常聪明,并且帮助、替代我们完成一系列我们自身难以完成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又希望这个机器人很“老实”,永远无条件忠诚于人类的这样一种矛盾的处境。
  所以,一旦有人感觉到迅速发展的高科技超越了他们的可控范畴,那么焦虑和绝望的悲观“科技恐惧”便油然而生。而这种心理,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来源于智能机器人的威胁,即使是,那也是基于人类设定的前提之下的想象。真正的威胁,其实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就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HAL-9000,替人类说出了长久以来三缄其口的信仰问题:对造物主的质疑,人类是否可以反抗上帝。
  人类的明天,谁来主载?
  就人工智能本身而言,更多的就像是一个人类的小孩,它的成长与变化首先取决于人类给予的环境。在影片《人工智能》中,未来世界人性泯灭,而机器男孩戴维则成为了“人性”的代表,他善良、真诚、渴望被爱。在《霹雳五号》中,Johnny5被雷击后“活”了过来,正直、幽默、热爱生命的心灵让人动容。同时,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哆啦A梦、阿童木以及阿拉雷等卡哇伊的机器人形象。这些都是人类的作品——“人工智能”的一种表现,它们传达的是接受于人类所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就如部分科学家所言,在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智慧的容器”;而人工智能的走向同样受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在《终结者》中,“天网”本身是一个超级武器,人类给其灌输了要消灭一切威胁的指令,它也坚决地执行了。而当“天网”发动启示录战争要毁灭人类的时候,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人类感到害怕,要永远关掉它,而这被“天网”认定为是一种威胁。在《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中,人工智能奥创以“杀戮”的方式,忠实地履行着创造者维护和平的意愿。因为在它看来,这手段最行之有效。
  同样,在《超能查派》里,具有自我思维的机器人查派,刚被植入程序的时候就像一个新生儿,它的成长与改变无不源于环境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而在这个环境中起最大作用的,就是人类。影片中,由迪恩研发控制的警用机器人很好地维护着社会治安。而结果出问题的,不是人工智能查派或警用机器人,则是人类自己文森特。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被人工智能所“终结”,那么,真正的罪魁祸首必将也是人类自己的自私、贪婪与邪恶,人工智能充其量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就如中国几千年文化中一直所争论的: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或许这还将会在人工智能领域再次延续着。因为人工智能是善是恶,还是取决于人类这个环境。同样,人工智能最终是“融入”还是“叛变”人类,也取决于人类自身。我认为:与其说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还不如理解为,人工智能其实是对人类人性的一种挑战。
  一言以蔽之:终结人类者,必只有人类自己!
  作者简介:陈根,智能穿戴产业专家、智能家居产业专家,科技、财经评论员;著有《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新浪潮》、《智能穿戴改变世界:下一轮商业浪潮》,以及《包装设计及经典案例点评》等设计系列丛书。自媒体微信公众账号:《陈述根本》。
  .

上一篇:“奇点理论”是不是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理论?
下一篇:Facebook人工智能机器人生成照片以假乱真
精选推荐
新型轻便机器人套装重5kg,辅助跑步和步行
新型轻便机器人套装重5kg,辅助跑步和步行

[2019-10-23]  虽然步行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不是负担,但对有些人来说,这项简单的运动往往会让人感到筋疲力尽。比如手术或中风后恢复的患者、帕金森氏症患 ...

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优化软体机器人的控制和设计
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优化软体机器人的控制和设计

[2019-11-24]  软体机器人属于一个新的领域,它可能在诸如外科手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手术时的纳米机器人需要在人体内部移动而不损伤软组织)。软体机器 ...

如何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快速自我纠正错误并吃一堑长一智?
如何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快速自我纠正错误并吃一堑长一智?

[2017-08-23]  莱斯特大学数学系的研究人员在《Neural Network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概述了新算法的数学基础,可以使人工智能收集错误报告并立即纠正,而不影响现有技能 ,同时还会积......

科学家从蟑螂获得启发 教机器人更好地走路
科学家从蟑螂获得启发 教机器人更好地走路

[2017-12-11]  Weihmann指出:“我特别感到惊讶的是,动物运动稳定机制的变化与腿部协调的变化是一致的。昆虫的慢运行非常稳定,因为它的重心很低,三条腿总是以协调的方式运动。...

国外眼科手术机器人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带来希望
国外眼科手术机器人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带来希望

[2017-03-20]  视网膜静脉阻塞,简称RVO,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该病病因为视网膜静脉中存在血液凝块,这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在某些情况下,病 ...

为未来战场创造更有效的机器人 美国陆军研究人工纳米马达
为未来战场创造更有效的机器人 美国陆军研究人工纳米马达

[2019-10-11]  为了使机器人在战斗中更有效、更多才多艺地成为士兵的战友,美国陆军研究人员正在执行一项任务,即研究肌肉分子生命功能的价值,以及复制过 ...

这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
这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

[2019-07-12]  世界首创,来自澳大利亚机器人视觉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推动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边界,他们创造了可定制的、小型化的手术机器人,能够唯一地 ...

苹果AI主管透露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关于机器学习方面的进展
苹果AI主管透露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关于机器学习方面的进展

[2017-12-11]  苹果隐秘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多年来一直在转移焦点,但今年似乎正在加速。 4月份,公司获得了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许可证,而在6月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

本周栏目热点

如何才能知道对方宣传的是伪AI? 只需问5个问题

[2017-03-15]  编者按:随着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围棋、扑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在AI现在已经被炒上天去了。很多新推出的产品和服务都是言必称采用了 ...

AI人工智能:帮你测算恋爱的死亡日期

[2017-10-01]  AI是科技领域中的一个概念,而恋爱,是人类的一种情感。科技本身是没有情感的,因此,我们一般不会将AI与恋爱结合在一起,但是最近,由南加 ...

人工智能革命揭秘上篇(上)

[2016-03-09]   我们即将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命形式,这个事件不仅是进化取得突破的标志,也有可能威胁到人类这个物种的生 ...

谷歌AI对弈围棋冠军李世石 3月9日看曹大元说棋

[2016-03-04]   3月9日,我们将迎来一场人机世纪大战!战书已升起,100万美元的奖金悬在空中。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究 ...

Facebook人工智能机器人生成照片以假乱真

[1970-01-01]    无论你是否认为面部识别令人毛骨悚然,很明显全球多家科技公司正在继续投资开发更强大的图像智能技术。  无论是微软的猜年龄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