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刘立:让中国机器人在全球竞争中取胜

   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代表产业,迅速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器人已经站在了中国制造的“风口”之上。刘立教授与机器人结缘30余年,其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回国科研创业,是推动中国机器人由研究走向应用的第一批创业者之一,他让中国人在世界机器人领域挺直了脊梁。

  矢志报国,登上机器人研制高地

  刘立教授是较早涉足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先行者,经历了 机器人技术 迅速发展30余年的全过程,并参与或领导了数个国际机器人里程碑项目。1984年,刘立教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开始,他就开始涉足机器人行业,并很快崭露头角,当时,机器人研究刚刚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987年,他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加入了加拿大SparAerospace公司(现名MDA公司),这家公司在机械臂研究及制造领域方面久负盛名。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及敏锐的洞察能力,刘立很快成为了公司里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主设计师,负责多个空间、工业和 医疗机器人 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正是在这里,刘立参与了国际空间站机器人系统早期概念设计,负责国际空间站灵巧机械臂Dextre双臂机器人的控制与开发项目和早期空间操作的技术支持。“Dextre双臂机器人是目前唯一在太空运行的灵巧机械臂,被用于协助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工作,完成接替宇航员危险的太空舱外工作,是帮助宇航员维护和服务空间站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刘立教授当时所在团队创造性地应用了力控制技术,以控制算法自动纠正偏差,凭借此项应用,在美国航天局严格的考核系统下,他们得到了三位宇航员审评的最高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应用同样的控制算法,他们还完成了世界瞩目的卫星加注燃料服务项目;刘立教授所创立的控制算法和软件,目前仍是国际空间站和MDA公司的标准软件。

  在MDA公司任职的同时,刘立也在McMaster大学机械工程系及电机和计算机工程系担任兼职教授(1991—1996),后担任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委员会机械分会的专家组成员。在机器人领域,刘立从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看到了机器人在医疗方面应用的巨大潜力,2008年,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开发了两款医疗机器人——KidsArm和NeuroArmII,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刘立毅然选择回国,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但在了解他的人看来,这并不奇怪。“我的父亲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深感国家当时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选择了以毕生所学,积极投身中国的医药工业建设。”刘立说,父亲的言行在刘立心中烙印下了深刻的爱国情结,他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工作,以国家的“千人计划”为契机,回到国内进入北大任教。

  创新的竞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发展机器人的竞赛是创新的竞赛。“伴随着机器人2.0时代的到来,在机器人这个新兴行业中,在第二代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领域,我们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过去30年控制理论的丰厚积淀,让刘立的项目体系以最快速度搭建了起来:“我做了许多力控制研究,而现在我们看到的 工业机器人 ,还没有一个是力控制的。如果我们应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做好控制和机械的组合,就能把新一代的机器人做起来。比如,我们有四种不同的力控制的办法,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象,对力做控制和校正。”力控制技术的保护,可以使机器人和人一起协同完成工作任务,机器人可以成为人的同事、伙伴。

  比如,传统使用机器人进行焊接时,在极速拐弯的时候,机器人机械臂会发生抖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刘立团队创造性地使用机器人动态模型补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并且可以按照分系统自适应的方式实时实现补偿,不需要对于这个模型准确掌握之后再进行操作,这在机器人行业当中,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当中尚属罕见,大大提高了现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的性能。

  对于发展路径,刘立的思路很清晰:“用我们控制上的优势和最先进的硬件、最先进的通讯技术结合起来,把我们中国制造的拥有独立产权的产品——第二代机器人尽快由实验室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第二代机器人和第一代机器人相比,重量更轻,反应更敏捷,更为节能。”

  据了解,刘立团队正在加紧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双臂轻型机器人WEE、品牌 服务机器人 MEE和品牌仿人机器人NEE等,计划于年底推出,这些技术镶嵌着完全自主创新品牌,多次填补国内机器人发展史上空白的机器人,圆了我国自主机器人品牌崛起的梦想。在民族情怀上,刘立教授更是凭借着敏锐的感知和踏实的实践精神,在平凡朴实的科研岁月中,力争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注入先进机器人元素的“中国智造”。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们相信在机器人王国里,刘立和他的团队将不断地缔造新的传奇,将拥有独立中国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机器人推向世界的舞台。


上一篇:硬创先锋何弢:海归博士要造一款刚需机器人
下一篇:世纪之赌已两周年 雷军和董明珠怎么样了?
精选推荐
新型轻便机器人套装重5kg,辅助跑步和步行
新型轻便机器人套装重5kg,辅助跑步和步行

[2019-10-23]  虽然步行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不是负担,但对有些人来说,这项简单的运动往往会让人感到筋疲力尽。比如手术或中风后恢复的患者、帕金森氏症患 ...

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优化软体机器人的控制和设计
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优化软体机器人的控制和设计

[2019-11-24]  软体机器人属于一个新的领域,它可能在诸如外科手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手术时的纳米机器人需要在人体内部移动而不损伤软组织)。软体机器 ...

这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
这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

[2019-07-12]  世界首创,来自澳大利亚机器人视觉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推动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边界,他们创造了可定制的、小型化的手术机器人,能够唯一地 ...

研究人员融合人类与AI的创造力 显著提高了深度学习的表现
研究人员融合人类与AI的创造力 显著提高了深度学习的表现

[2019-10-12]  由加拿大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主席、滑铁卢大学系统设计工程教授Alexander Wong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紧凑型神经网络家族,可以在智能 ...

智能机器人困惑的时候知道该问什么问题
智能机器人困惑的时候知道该问什么问题

[2017-03-20]   照片:Nick Dentamaro 布朗大学 上周,我们提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即通过链接人的大脑来帮助机器人在他们将要犯错误的时 ...

谷歌大脑发布ROBEL基准 鼓励用低成本机器人训练AI系统
谷歌大脑发布ROBEL基准 鼓励用低成本机器人训练AI系统

[2019-10-11]  训练AI系统的机器人D& 39;Claw和D& 39;Kitty用于控制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系统,测量其性能所使用的基准通常仅限于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昂贵硬件, ...

这些人型机器人是如此真实,你的肉眼几乎无法区分
这些人型机器人是如此真实,你的肉眼几乎无法区分

[2017-09-03]   我们生活在一个区分现实与幻想变得越来越困难的世界。由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创造人工的人类正在逐渐接近完美的最终目标。我们现在看到的机器人不再只是一块发光二极管,......

2018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趋势
2018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趋势

[2017-12-16]  据2016年哈佛商学院研究表明,选择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在3年内表现出了55%的平均毛利润提升,相比之下其他企业毛利润同期降低了37%。数字化转型企业的领头羊,也曾是收入处于......

本周栏目热点

草根达人裴伟胜发明机器人 登上央视

[1970-01-01]    47岁胶州转业军人裴伟胜,历时五年研发出功能型焊接机器人,从第一代样机初次测试遇到尴尬,到不断改进出第二代和第三代机器人。近日, ...

对话DeepMind创始人:建立通用人工智能

[2016-02-26]   untitled寻找未来:Demis Hassabis 摄影:David Ellis本文来源:机器之心引言:该篇文章是《卫报》 ...

李飞飞新动向:独立董事身份加入Twitter董事会!

[2020-05-12]  大数据文摘出品来源:Business Insider编译:牛婉杨昨天Twitter宣布,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前谷歌副总裁李飞飞将以独立董事身份加入 ...

从周鸿对人工智能的迷恋程度来看,他确实瞧不上BAT的O2O

[2016-05-17]   不久前,周鸿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送外卖、卖电影票不是360长项,坚定地相信未来是基于 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的,而且智能设备将会呈现 ...

[2016-05-08]   4月6日消息,前《连线》杂志主编凯文 凯利今日在苏宁控股主办的创业创想预言 聆听会上做了关于未来 科技的演讲。他认为正如 互联网 ...